奥运会作为一个老少咸宜的节目迎客松配资,一直都受各国热烈追捧。当然,在这些追捧国中,也不乏南亚小霸主印度。 尤其是2008年,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后,印度更是大受震撼,扬言要复制中国的传奇。 然而,现实却狠狠打了印度的脸。这十多年来,印度屡次申请奥运会举办权,但都含恨落败。这究竟是为何?难道印度真的要与奥运会无缘了吗? 颜面尽失的2010英联邦运动会 其实从一开始,国际奥委会是给过印度机会的。 2010年,国际奥委会想利用英联邦运动会,来测试一下印度究竟有没有举办奥运会的资格。然而,就是这场运动会,让印度彻底颜面扫地。 首先,就是豆腐渣工程的泛滥。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开幕前一周,居然仍有场馆建设未完工。无奈之下,许多运动员只能被迫在工地旁训练。
建设进度慢也就算了,关键是质量也不咋地。像开幕式主会场——尼赫鲁体育场,就遭遇了顶棚坍塌的事故,许多工人被砸伤,现场情况惨不忍睹。 在比赛期间,游泳馆的天花板也遭遇了漏水的情况。由于雨势过大,许多泳池直接被雨水给倒灌。 场馆附近的运动员村,甚至还出现了桥梁坍塌的惨剧。事故共造成27人受伤,其中不乏有参赛运动员。
说到运动员村,那就不得不提一下里面的脏乱差环境了。在运动员的部分房间里,充斥着粪便、尿液、霉菌和蟑螂。由于环境太过恶劣,许多国家的代表团干脆要求退赛。 澳大利亚代表团团长就愤怒的表示:“这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恶心的住宿环境”。 在此期间,部分选手因卫生问题,还出现了生病的状况。为此,许多参赛队伍只能自费聘请清洁工打扫宿舍,以此来避免无妄之灾。
抛开脏乱差不谈,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,从安检到交通也是全面崩盘。比如在恐怖袭击模拟下,部分安检设备竟然无法使用。当地警察也是训练不足,无法快速调动。 还有专用车道,也未能及时建成。许多运动员在参赛途中,由于大巴堵车数小时,一度导致了训练的延误。 与此同时,许多场馆的门票系统也濒临崩溃。在比赛开始后,仍有大量门票未售出或无法核验。
因为这些缘故,英国代表团团长言语愤懑的表示:“这里的管理水平,甚至还不如中学运动会”。 当然了,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上最大的问题,无疑是贪腐严重了。 按照当地官员的说法,运动会最初预算是3.5亿美元,但最终却花了50亿美元,堪称“史上最贵英联邦运动会”。
在细节方面,一卷卫生纸就要80美元,而当时的市价只需0.5美元。此外,那时候一个普通马桶就要1900美元,一把雨伞也要200美元。 反正无论什么产品,一旦进了运动会采购行列,身价立马飙升几十倍。 后来经过印度中央调查局的调查才发现,原来当地政府官员早已和承包商进行勾结,通过虚报价格来从中谋利。
为此,BBC干脆写了一篇文章,将其称为“一场肮脏的马戏表演”。可以说,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,彻底将印度虚弱且暗黑的赛事承办能力,展现的淋漓尽致。 申奥历程接连失败 由于表现太差劲,于是乎,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印度开始面临着漫长的奥运会申办被拒历程。 比如在2011年,印度提出要申办2020奥运会,并打算将德里或孟买作为候选城市。
国际奥委会接到申请后,在初步评估阶段就直接将其淘汰,德里、孟买甚至未进入候选城市名单,搞的印度脸黑至极。 到了2015年,也就是申请2024年奥运会的年份。此时印度还未正式提交申请,国际奥委会就出手了。当时国际奥委会私下建议印度:“别申请了,你丫成功率极低”。 最终,在国际奥委会的循循善诱之下,印度主动放弃了这次申请。
当然,身为百折不挠的南亚小霸主,显然不肯服输。于是乎,在2019年,印度再次表达意向,想要申办2032年奥运会,地点就位于艾哈迈达巴德。 毫无疑问,在初步筛查阶段,国际奥委会就直接将其排除。印度的申办流程,甚至都未进入对话阶段。 至于拒绝原因嘛,也很简单。当时国际奥委会一致认为:印度无“成熟申办方案”,甚至未提交符合要求的可行性报告。
言外之意就是: “你连个ppt都不写,就想干项目?蒙谁呢?” 最终,澳大利亚凭借现成的场馆和稳定的预算,被优先考虑。而印度则因为准备不足和“2010年失败案底”,含恨退出。 到了2023年,此时的印度仍在挣扎,想要最后一博。
当时莫迪政府就信誓旦旦的宣布,要全力争取2036年奥运会,地址仍在艾哈迈达巴德。为此,印度还新建了个纳伦德拉·莫迪体育场,以证明自己的雄心。 当然了,目前国际奥委会尚未开放2036年申办程序,但已暗示印度,需先证明其能力。印度若无法在2027年前,提交完备的交通、场馆、环保计划,很可能再次被拒。 总体来讲,印度这些年的被拒都很迅速。要不就是在技术评估阶段直接排除,不给其答辩机会;要不就是私下建议印度,暂缓申办。
再不就是要求印度承办更低阶赛事,以作为“测试”之用。换句话说,你“测试”都不通过,就别想着奥运会了。干脆一辈子就搞搞“测试型运动会”得了,还要啥自行车? 未来或许不是全无机会 当然了,尽管申奥路程艰难,但未来印度也不是没有机会。因为近些年,申办奥运会的国家确实是越来越少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印度的竞争对手就会少许多。 从统计数据来看,在2004年,当时一共有11个城市为申奥抢破头,最终雅典获得了胜利。但到了2024年,仅仅只有巴黎和洛杉矶在竞争。
而后面的2032年奥运会,更是只有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一个合格候选城市。面对这种情况,国际奥委会干脆直接指定布里斯班,毕竟就这一根独苗了。 至于印度的话,虽然多次有意向申奥,但均未通过初步评估,所以直接就被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内了。 当然,如今的奥运会热度之所以会降低,原因也很简单。
首先就是投入太大了。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,就足足投入了3000亿人民币,以用于场馆建设、赛事运营和宣传推广。 此外,像2014年索契冬奥会,更是投入了597亿美元,这钱都能上一艘核动力航母了,可见,奥运会的开销确实大到惊人。 最关键的是,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。据不完全统计,2004年雅典奥运会,足足亏了80亿美元;2016年里约奥运会,也是亏损了20亿美元。
尤其是2021年东京奥运会,更是亏掉了210亿美元。其中光是场馆维护,就花了28亿美元。 可以说,近些年的奥运会,经济上一直在消耗,回血能力却趋近于零。既然如此,许多国家的申奥热情也就越来越低迷了。 其次,从刺激经济的角度来看,奥运会其实就是一场“一次性项目”。
就拿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说,当时的举办历程,确实是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实力。赛事期间,咱们的高楼大厦、飞机铁路等形象,跃然于媒体之上。 许多国家看到了咱们基建狂魔的本质以后,纷纷赞叹不已。就这样,通过这场盛大赛事,咱们实现了招商引资、飞速发展,最终达到了如今的高阶经济段位。 同理,上世纪的东京奥运会也是一样。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,也是展示了日本新建成的新干线、环首都高速路等。
东京奥运会举办结束后,一度给日本带来了强大的经济动能。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,日本的经济直逼美国。 后来要不是美国来一纸广场协议,将日本经济拦腰折断,说不定日本真就得起飞了。 但现在不一样,现在如果再举办一次奥运会的话,效果就大不如前了。
比如2021年东京奥运会,就没有取得理想中刺激经济的效果。毕竟该展示的已经展示完了,你再次跑到全球聚光灯面前,又能掀起什么新风浪? 结尾 当然了,奥运会的热度虽然在降低,但针对那些没有举办过的国家,还是挺有吸引力的。比如印度,这个极度想要展示自己实力的国家,就特别热衷于奥运会的申办。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倘若印度真能在2027年前,达到奥委会的“申办硬性要求”,再加上其他国家“谦让”的话,说不定2036年奥运会,真能花落印度家。
至于最终结果如何,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反正其他国家该办的也办了,是时候展示一下印度的三哥特色了。 参考资料: 新京报【印度有意举办2036年奥运会,仍面临多项挑战】 答案在这儿【为何印度申奥总被拒?还想申办2036年奥运!国际奥委会挖出黑历史】 老鸽OLDGE【连年申奥、次次碰壁,四十多年仅两枚金牌的阿三哥,2036有机会吗】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